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我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克服无数艰难困苦,赢得最后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继承革命优秀传统,参与国家经济建设,为维护祖国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时值建军90周年,由本科交运类国防生党支部和青年志愿者们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李清滢老师的带领下于7月7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正式启动了“遥望英雄的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前往四川省伤残军人疗养院慰问负伤残疾的英雄前辈、进行志愿服务。
活动伊始,同学们探望了86岁高龄的一级伤残军人休养员涂伯毅老前辈。涂老系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一级伤残军人,1949年12月入伍,1950年10月入朝参战,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第一至第四次战役,是朝鲜战场第三次战役时所在营唯一的幸存者。1951年2月涂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敌机投放的凝固汽油弹全身烧伤至残,面部严重毁容,双手指不能屈伸,经部队医院治疗,1956年转入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休养。“残而不废,向命运挑战,身体上的残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残废。”涂老的谆谆教诲令同学们感概颇深,大家不禁对这位前辈肃然起敬,都暗自下定决心以涂老为榜样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扬肯吃苦、不怕难的精神,学习涂老从自身做起感染身边的人。
紧接着,涂老带领同学们参观四川省伤残军人荣誉馆,声情并茂地讲述革命伤残军人们的英勇事迹,展馆中摆放的一件件字画和有着特殊纪念意义的物品,勾起了涂老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回忆……“数十载春秋风华弹指过,六十年带伤之躯唯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今,涂伯毅前辈已是80岁的老者,但他仍然坚持在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工作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随后,同学们与革命伤残军人们交流学习,通过倾听他们的革命战斗事迹,了解革命前辈传奇而光荣的一生,对他们乐观豁达的精神心生敬意,也被他们的伟大功迹和崇高品德深深打动。交流的尾声,涂老表达了对党支部学员们殷切的期盼,叮嘱同学们要不畏艰难困苦,迎难而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要用知识武装大脑,用爱和热情激励建功立业的热忱之心,用行动和汗水灌溉从军报国的赤子之情!同学们备受鼓舞,纷纷发表自己所感所想所悟,现场氛围积极热烈,同学们均受益匪浅。
下午的活动按照计划顺利开展。同学们准备了干净卫生的食材,在疗养院食堂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亲自动手为伤残军人前辈们包饺子。清洗餐具、和面、擀饺子皮、包馅料,大家有条不紊地为前辈们准备晚餐,不少伤残军人前辈见此情景都要求加入到同学们的队伍里来,在大家伙儿的帮助下,伤残军人前辈们不落下风,在场氛围热烈活跃、其乐融融。老前辈们虽命途多舛,但精神不息、坚强乐观,耄耋之年骨子里依然喷发着铿锵力量,身残志坚的精神深深鼓舞了在场每个人。
其中易如元老前辈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1951年5月28日,参军还不到一个月,16岁的易老随部队入朝,1953年3月17日早上,当第五次战役基本接近尾声时,危险来得毫无征兆,一声巨响下就失去了知觉。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趴在地上———“当时我就没有意识了,都没听到响,但醒来还在阵地上,同志把我牵着走,我看不见,鼻子也断了,出气呼呼的响,左手也不在了。”易老对同学们讲述到,“然后我被四个战友用门板抬下了阵地,除了左手,还失去了右眼的光明,即使是左眼也只有0.04的视力……”“前辈们用热血和生命为我们打拼下如今和谐安定的中国,您们中的每一位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一位随队同学发出由衷的感叹,肺腑之言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不禁为老前辈们鼓掌,感谢他们的牺牲,感谢他们的教导。队内多才多艺的张同学也特地带来了吉他,为前辈们即兴弹唱,现场充满欢声笑语,看到作为祖国未来担当的我们良好的精气神,前辈们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欣慰。
饭后,同学们主动陪伴伤残军人前辈们散步,耐心聆听前辈们的故事和教导,感受老一辈军人的革命热情,传播英勇事迹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的活动初衷,更进一步拉近了与前辈们的距离。
在既定的安排下,疗养院调研工作也如期开展,同学们结合前期资料收集对疗养院建设、伤残军人现状进行了实际调研,并深入走访了部分伤残军人了解日常生活,收集资料,为后续开展党员爱国教育座谈会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