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您所在的位置 : 学生工作   >   学院新闻
【喜迎十九大 同筑中国梦】中共十九大代表、我院2002级学子尼玛江村参加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述交大人之责任与担当

发布时间:2017-10-10 14:29:28.0   阅读次数:


2017年10月9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了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徐川、尼玛江村、黄成、许泽玮、陶建伟、罗鹏、崔伟、孙斌斌、高纪兵9位来自基层的中国共产党年轻党员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2002级校友、全国优秀党员尼玛江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时,作为中国共产党年轻党员代表之一与中外记者见面并答记者问。


尼玛江村,男,藏族,中共党员,1983年7月出生。2002年考入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2006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交通运输局政工科副科长,察雅县烟多镇雪东村党支部书记。曾获昌都市“最美选派党支部书记”、昌都市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先进个人、昌都市首届“十佳青年”、西藏自治区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先进个人、西藏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

2013年8月,尼玛江村告别新婚的妻子,积极响应市委选派千名优秀干部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工程的号召,主动请缨担任察雅县烟多镇雪东村党支部书记兼强基惠民驻村工作队队长。

三年来,他认真履职尽责,扎实开展了各项工作,带领村民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了雪东村从搬迁扶贫村向致富标杆村的大迈步:他健全村规民约等23项制度,规范组织生活和议事规则,先后筹建农牧民施工队,年增收35万元;成立绘画技能合作社,社员人均月收入5000多元;成立劳务输出协会,人均月增收3500元;帮助群众申报扶贫贷款36万元,开办茶馆、藏餐馆等,解决7户14人就业,户均年增收1.5万元;筹措38万元,建石磨青稞加工厂,使5名困难村民就业,年利润10余万元;筹措29万元,建惠民家具厂,年利润10余万元。

他积极争取170万元项目资金,带领村民新修1500米公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村民广场,建成有近2000册书籍的农家书屋。带领村民种植树木5万多株,全村绿化覆盖率70%以上。他急群众所急,捐款3000元,筹措助学金18000元,帮助村里7名贫困大学生;筹集56000元,帮助5户脱贫;曾4次深夜护送患病村民就医;主动和孤寡老人次曲拉姆结对子,照顾老人生活。2015年全村兴办经济实体7家,实现增收150万元,人均增收2000余元,村集体实现增收25万元。

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表彰了全国100位优秀党员、100位党务工作者、300个基层党组织。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代表颁奖,西南交通大学2002级校友、全国优秀党员尼玛江村位列其中。


“难忘的‘七一’,难忘的经历,这次能够被党中央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我感到无比激动和无上光荣。”谈及此次参加大会,尼玛江村的兴奋喜悦依然激荡心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实在在做一件事”,谈到基层工作体会,尼玛江村说:“其实,我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可是组织和群众却给了自己这么高的荣誉,自己将倍加珍惜荣誉,认真履行好党员的义务,作好人民群众的公仆,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踏踏实实、再接再厉,身体力行地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使命,让共产党的称号闪闪发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尼玛江村寄语学弟学妹,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什么岗位,无论外部环境条件如何,只要真心付出,努力干事,就会有所收获,一样能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他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与大家共勉:“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以下是尼玛江村答记者问:

彭博社记者:

作为基层干部,你们怎么理解习近平在全党的核心地位?你们希望将来中国共产党对改革有个什么定义?比如市场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等等?

尼玛江村:

我是来自边疆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干部,对于今后改革,我想是使群众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更加的幸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世界掷地有声地提出,要在2020年,带领所有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这既是党中央的庄重承诺,更是对我们基层党员的召唤。西藏作为全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更加繁重,通过我们国家在各个层面上的改革,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能够更好地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包括雪域高原的广大群众也能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

中新社记者:

刚才提到过去五年是砥砺奋进的五年,各位代表都充满着喜悦之情,精神状态也是很昂扬。我想问,在一个大时代和一个宏大历史背景之下,我们每一个可能是“小人物”,也没有体会到我们身边的一些切实变化。有没有一些让你们印象非常深刻的例子,能够阐述我们这个大时代的一些中国故事。许总也是媒体人,请您谈谈这个问题。

尼玛江村:

我们雪东村这五年来发生的变化也是巨大的。我们是整村贫困、土地贫瘠,群众没有什么收入,又地处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区域。在党和国家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对我们村实施了整村搬迁,从山上搬到山脚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出行,改善了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我们村筹办了第一个加工厂,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发展,村民的现金收入,从五年前的不足200元增长到现在的2000元,增长了10倍以上,让我们雪东村实现了从过去的搬迁贫困村向现在标杆示范村的大迈步。我想,正是由于我们祖国的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的繁荣发展,让雪域高原上的农牧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这就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五年来一个雪域高原小村子里的巨大变化。

 

投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