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大交通”驱动轨道交通新征程,运输工程系课程组说课共绘育人新图

来源: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发布日期:2025-06-30 浏览次数:

为了紧贴数智化+大交通时代脉搏,培养契合行业升级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运输工程系于2025612日在X11304会议室组织开展了全系课程组说课活动。活动旨在全面梳理各课程及课程组建设实况,为后续修订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坚实依据。

本次说课活动由运输工程系主任李力和副主任黄平、张守帅共同主持。活动伊始,交通运输专业负责人彭其渊教授指出,课程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石,只有打牢课程建设基础,才能保障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学院教学主管王坤对运输工程系全体教师的认真准备和积极参与表示充分肯定与感谢,随后强调,本次说课活动是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支撑,后续学院将推动课程教学团队与“大课程组”的建设与调整优化。

此次说课活动共有33门课程参加,基本涵盖2023版交通运输专业培养方案的全部核心课程。在为时三小时的说课活动中,各课程组围绕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及课程未来建设规划等,依次做了详尽汇报。总体上,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卓有成效,拥有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支、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全国铁路青年五四奖章集体1支;课程建设成果丰硕,拥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国家一流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打造了“交通运输”微专业,数字资源实现了核心专业课全覆盖;教材建设方面,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省级重点图书1本。同时,也发现当前存在的几方面挑战:教材建设尚需加强,师资力量仍显不足,后备力量的衔接与梯队培养有待完善,教学内容需全面优化,教学资源亟待进一步升级。各个课程团队表示下一阶段,将以数智化为引擎,建设智能体平台、开发知识图谱,研发新形态和数字教材,并持续强化后备师资梯队建设,助力协同协作、课程资源升级与数智化转型取得新成效。

彭其渊教授对各位教师的课程建设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并寄语年轻教师主动担当课程建设重任,积极融入教学团队。他呼吁全系教师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结合新技术与新政策抬头看路,共同为课程组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倪少权教授强调,各课程组负责人要着力梯队培养,做好“接力棒”传承;帅斌教授建议系里应科学评估教师专业建设与教学工作量,严格核算差距,统筹部署人员分布与后备选拔。

系主任李力老师向在专业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的资深教学骨干致以崇高敬意,并对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致以衷心谢意。她表示,传帮带精神是运输工程系最宝贵的财富,期待年轻教师勇挑重担,接续奋斗。系里将持续完善支持机制,为交通运输专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运输工程系说课活动圆满结束。下一阶段,运输工程系将根据此次说课交流情况进一步深化课程组建设,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修订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图文/排版:运输工程系

初审:唐巧梅

二审:程美静

终审: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