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全院师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聚焦行业,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建校125周年、恢复建院(系)65周年之际,特开展党史学习主题教育学史力行之“旗帜引领 饮水思源”向身边的党员学习系列报道。
郭孜政:求真务实、学以致用
郭孜政,中共党员,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教授,1999年至2009年在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就读本科、硕士、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轨道交通人因安全、铁路行车仿真方面的研究。在他看来作为一名教师,教学和科研是密不可分的,工科学科的特点在于服务现场,将现场的需求转化为工程科学研究,再反哺到教学,形成“教-学-用”的深度融入。
在郭孜政老师办公室的门口的灯箱上“服务铁路,幸福人生”八个大字显得格外明亮,这句话是郭孜政老师团队的座右铭。“‘服务铁路,幸福人生’这个说法是我们在一次团队内部会议时,大家共同提出来的。团队所做的科研内容主要就是围绕铁路行业,大家都希望自己和团队所做的科研能加快中国铁路事业发展,为铁路行业发展实实在在地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郭老师说到这句话,言表之间难掩激动之情,眼中闪着光流露出他对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科研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的特点,“科研路上一定会遇到困难,需要不断克服,这个时候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专注一个点、一个领域不断深耕下去。”不忘初心,是郭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从2009年起,一直围绕轨道交通行车关键岗人员作业安全与能力提升,开展系统研究。在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铁道部重点课题以及1项四川省重点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历时12年已研发成功了“高铁调度员作业适应性选拔与测评系统”、“铁路行车指挥仿真实训及考核系统”。目前,以上两个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新职调度培训班、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调度所、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朔黄铁路调度所等现场单位。
对于当前的研究现状,郭老师表示未来在调度员适应性系统研究中还有很大空间,虽然目前有些单位也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作为交大人、交运人,要做得比他们更快、更好,“这是母校母院的培养与帮助带给我们的底气,是源自内心深处的专业自信”。郭老师十分感谢学校、学院在研究推进、人、力、物方面在第一时间给予了支持,“在外面,只要一提到是西南交通大学的校友,就会亲切许多。”校友也是推进研究的重要力量。
富有情怀 做“真”研究
2011年,前往中国科学院,师从人因工程领域泰斗张侃院士。“那个时候,作业心理适应性测评已是飞行员、空中交通管制员选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时,高铁运行速度已达到350km/h接近于飞机起飞速度,而我国高铁领域无论是司机还是行车调度都缺乏作业适应性选拔的相关理论、方法以及技术装备。借鉴航空系统已有经验,为高速铁路研发出高铁关键岗作业人员适应性选拔与测评系统,郭孜政下定了决心!万事开头难,无论是平时还是节假日都能看到郭老师和团队的陈崇双、郭峤枫、冯果、史磊等老师一起带领研究生在调度所调研,了解高铁调度员的具体工作内容与状态,有时候一待就是一个月,只为获得详实、准确的现场数据。郭老师说:“我们就是要为铁路行业做落地的、能用的、好用的东西。”
然而,新的理念在接受初期总是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适应性系统刚刚提出,还不能被行业所认可接受,郭老师遭遇了从站段到当时路局一路碰壁。没有站段愿意尝试,没有路局愿意引进。但郭老师坚持认为,这项内容对高铁调度员岗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经过12年的打磨、调适、不断重复,再实验、再检验,高铁调度员作业安全适应性系统逐渐应用。时至今日,高铁在选拔调度员过程中,调度员适应性系统成了重要参考因素,测评结果直接发给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调度部参考使用。这一实质性的进展,在郭老师看来有着重要意义,“所做的科研内容能够为实际生产运营服务,提供设备产品是一部分,毕竟产品的影响是有限的。但通过科研成果,能提高行业的管理理念,这在我看来是更有成就感的事情,也是广大科研工作者所更希望看到的,是对行业发展更有意义的事情。”
无论是去校外参加什么活动,郭老师都会带上校徽。“我的本、硕、博都在交大学习生活,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学院的老师、同事、领导都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从人力物力到思想战略,都在关键时刻给予我指导与支援。”郭老师对交大、交运有着深厚的感情。从小生活在北方的郭老师,印象最深的场景就是看着火车飞驰而过,“那时候还是蒸汽机,火车跑过去非常有气势。”可能从那时候,一个交通强国梦就在郭老师心中埋下了小小的种子。
使命担当 丹心一片
作为党员,郭老师更是时刻不忘党员的使命与宗旨,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让郭老师感慨万千:“希望在习总书记领导下通过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能够让我们的后代俯视这个世界。”
作为党员就要发会好党员的模范作用,这是郭老师提到最多的。工作中扎下心去,继承铁路行业务实的工作作风,紧紧围绕现场需求,将科研做实、做细。从刚刚毕业执教,跑现场采集实地数据到现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郭老师始终秉持的这一态度。作为党员,郭老师对学生的指导更是孜孜不倦。在外面跑了一天现场,晚上回到实验室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刚进入团队的学生,可能科研能力有限,但郭老师相信只要用心、用情去带领和指导学生,就能够取得进步。时间证明,学生在团队中得到了迅速的成长。近六年,郭老师团队的学生有5位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为了给团队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学生们能在健康、便捷的环境中收获知识与成长。
郭老师说,他愿做大海里的一滴水,乘着中国飞速发展的巨轮,在党的领导下,坚守初心,传承务实作风,继续为学生、为人民做实事。“对于科研,我们要有这样的专业自信,学院有着广阔的平台和坚实的基础,能够为大家提供良好的科研沃土。”这是他通过自身的经历想对从事科研的同学们说的。即使在起步阶段屡屡碰壁,郭老师也没有想过放弃,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再向前。他始终坚信,“在一代又一代交运人的努力下,中国的铁路事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将取得更加飞速的发展,我们培养的学生也将在铁路领域屡创辉煌。生逢其时,未来可期!”